西和县十里镇仁义村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全村231户108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7户698人,已往村内基础设施薄弱,贫困户无可靠收入渠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扶贫难度大的村,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事情开展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爆发了排山倒海的转变,路通了、水有了,贫困户的腰包兴起来了,脸上的笑容多起来了,脱贫的信心树起来了。阻止2019年 10月尾全村尚有贫困户 21户 58人,均为五保户及一、二类底保户,贫困爆发率6.4%。
从2016年长风公司帮扶仁义村以来,公司先后委派两位同志担当该村帮扶事情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郁万盛作为长风公司第二任选派到村的帮扶事情队队长兼第一书记,2019年1月份入职以来,延续了前任第一书记毛勤荣受苦耐劳、为民解忧、帮办实事的优良作风,入职十个月,郁万盛一心扑在扶贫事情上,起劲与州里驻村干部相同交流事情,走村入户熟悉村情民意,并对 2019 年预脱贫户制订了详实的脱贫妄想,资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用自己的现实验动和行为习惯影响着村里的每一小我私家。
仁义村48岁的贫困户刘老三是个只身汉,多年来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一直没有外出务工,家庭经济收入薄弱,今年3月份,77岁的老母亲又被检查出得了眩晕症,郁万盛相识情形后,协商村两委给刘老三争取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不但生涯上有了包管,还能在家照看母亲,刘老三心里别提多兴奋了。前几天,郁万盛还自己掏钱给刘老三家里买了一个取暖和炉,刘老三母亲激动地说,“郁书记啥都惦记着我,我最怕冷,天气冷了老寒腿就犯病了,他知道后就给我买了一个炉子,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76岁的杜玉厚和老伴佘转胎是仁义村的五保户,老两口身体欠好,家里的重活都干不了,一有时间郁万盛就会向导驻村帮扶事情队其他成员来资助老人干家务、扫除卫生,现在老两口把驻村事情队的成员当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
“和老黎民打交道是个‘详尽活’,得走近才华行,政策要批注确,情形要问明确,问题要实时解决,有时间多跑几趟,专心做就好做了。”郁万盛说道。今年入职以来,郁万盛向导驻村帮扶事情队和村“两委”班子起劲组织配合水务部分,为仁义村一社铺设水管 2200米,修建了一座 10立方米蓄水池,解决了一社 23户 110余人的清静饮水问题;起劲协调配合有关部分完玉成村小巷道硬化工程 11000 平方米,在项目实验历程中监视项目希望和质量情形,基本完玉成村小巷道硬化事情;同时,郁万盛向导驻村事情队周全配合村两委班子起劲推进拆危治乱事情,对 3户村民共 5间衡宇外墙举行修缮,对2户共5间危旧房维修,拆除29户共80间危旧房,对13 户共 30 余间衡宇 1150 米院墙维修,拆除残垣断壁 114米,较好完成了拆危治乱事情。
“郁书记只要干起活来就会遗忘自己的身体,他有高血压和腰椎病,有时间不让他干重活,就怕他腰椎病犯了。”十里镇包村干部刘喜平说。
今年 51 岁的郁万盛,被组织选派到村任职家里人都特殊支持,唯一担心的就是他的身体。
“老郁有高血压和腰椎病,在家的时间,我可以催促他准时吃药,驻村去了预计吃药的事就会抛之脑后,这是我最担心的。”郁万盛妻子何润花说。郁万盛的妻子何润花今年 48 岁,1997 年重庆大学结业后一直在兰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原长风中学)担当数学先生,知道丈夫驻村的决议后,自动向学校申请去丈夫驻村地支教,经批准今年年头何润花被分派到了西和县十里镇初级中学,来到西和支教,何润花第一印象就是农村孩子念书禁止易,家长也不敷重视,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怙恃不在身边书没念好,还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兰州那里孩子的学习情形家长是很是重视的,我自己不但是一名西席,同时我也是一名母亲,我的女儿去年刚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我很清晰这和先生、家长的配合是分不开的,以是我看到一些留守儿童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也好让他们的怙恃亲少担心一点”何润花深受感伤地说。何润花在十里镇初级中学教授八年级的数学,由于有很多多少孩子是投止生,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向导孩子们的学习,何润花并没有选择和丈夫住在一起,而是住在了学校宿舍,不但云云,周末回到丈夫驻村十里镇仁义村,还要给村里的一些留守儿童向导学习。
郁万盛开顽笑的说“刚来的时间各人伙都说我和我妻子是鹿车共挽、伉俪情深,现在看来并不是,我险些都见不到她的影子,可是她对事情的热情很让我感动”。
每次上课何润花会全心备课,她都起劲把品行教育的内容融入进去,由于,除了想要孩子们学习知识以外,她还希望孩子们能形成优异的品行。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眷注、勉励、资助,给予他们“润物细无声”的爱。
“何润花先生来到我们学校后虚心学习,耐心任教,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学履历毫无保存地拿出来和先生们交流,今年还被我们学校评选为‘师德模范’西席。”十里初级中学副校长党文辉先容说。
周末何润花追随丈夫郁万盛入户宣传政策的时间,也总会告诉家长们要多体贴孩子学习和生长,现在仁义村村民对孩子的学习越来越重视了,勉励孩子坚持完成学业的意识显着增强,最令人欣喜的是,支付就有回报,今年仁义村有13名学生顺遂考入了大学。
驻村帮扶、支教,苦乐相伴,郁万盛伉俪俩以为最对不住的就是家人。何润花说,“家里四位老人都已经 70 多岁了,现在我们两小我私家又都不在身边,老人缺人照看,这样的现真相形让我犹豫过是否过来支教,不过婆婆的一番话作废了我的记挂,婆婆告诉我:‘孩子,我们都是过苦日子过来的,你们做的这是行善积福的好事。我们的身体还可以,家里你们就定心,我们支持你们!’”
“朝辞金城雪满山,千里秦地半日还,慈母家常犹未完,脱贫攻坚禁止易。”这首诗是郁万盛第一天到西和驻村途中所写的,看到母亲送别的眼神虽五味杂陈,但他关于驻村帮扶事情的信心和刻意矢志不渝。一晃快一年了,阻止2019年10月尾,郁万盛共驻村 267 天,驻村时代,为村民帮办实事、修建通村入户路、整治墟落情形……一个个问题获得解决,村民的信托坚定了郁万盛做好扶贫事情的信心,在采访的最后,他深情地说道:“希望和妻子一起起劲,在驻村帮扶、支教的蹊径上带着满满的感动和收获,一起凯旋,这就是我最大的志向和心声。